close

記者許信欽、馬家豪/台北報導

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拚選總統,頻頻下鄉拋出新觀念,呼籲農業轉型成「科技農業」,也希望將來比照科技大國,把工業連系農業,農忙的時辰務農,而農閒的時候回來做工,讓農工業的傳統和立異連系,避免農村青年外流,也提拔國度整體競爭力。

▲郭台銘下鄉體驗務農生涯。

農夫:「法門,要看它們的嫩葉,然後折要90度把它折掉。」

親自彎腰採蔬菜,但這些勞力活看在郭台銘眼裡,想的是有沒有更伶俐的方法。

▲郭台銘看到農人辛勞彎腰,也提到了主動化科技。

國民黨總統初選參選人郭台銘:「我再研究看,如許彎著腰採,我再看這有沒有舉措做主動化。」「科技未來是對農業很主要的一塊。」

全台走透透,郭台銘施展專業強項,農業如何科技化,成了他思慮的目標,而目前在實務上已有範例可以進修。

▲業者開辟app用來管理玉米田。

農企業董事長熊亞萍:「app的部分,是用農民的經驗值加上一些大數據。」

業者導入科技管理記載玉米產量,自動化裝備足以應付一年7千多噸供給量,「高科技」也能用在畜牧業。

▲畜牧業也有科技化裝置。

牧場業者陳國顏:「這是一次的量如許子,它上面也會顯示各別羊隻的資料,可能像泌乳天數,有時辰牠有傷風、生病有醫治什麼的,牠會有非凡的編號。」

xyzxyzxyzxyzxyzxyzxyzxyzxyzxyz台大動科系傳授徐濟泰:「用自動化智慧化的裝備,事實上每個人也不消(花)跨越8個小時的工作時間,每頭牛都是用幾分鐘這樣去分攤的,都是需要往這標的目的去成長的。」

以往1小我最多管理40頭牛,目前科技化,可以增加到60到70頭牛,用「伶俐增添CP值」。

▲郭台銘提出新觀念,想行使工業帶動農業。(圖/翻攝自郭台銘臉書)

國民黨總統初選參選人郭台銘:「我出來的目標就是進展把產業特點發揮,讓每一個處所的經濟都能翻轉,每一個經濟都可以晉升,讓我們老庶民不要再靠天吃飯,農忙的時辰就作農、不農忙的時刻就來做工業。」

立異與傳統結合,拚經濟也避免農村青年外流。郭台銘拚選總統拋出新觀念,推升國度競爭力從處所經濟做起。(整頓:練習編纂藍詩孟)

 



以下文章來自: https://www.setn.com/News.aspx?NewsID=546502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g146t2q7 的頭像
    eg146t2q7

    eg146t2q7的部落格

    eg146t2q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